成年人会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来解决问题,这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上的效率,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沟通将误会化解,但是在小孩子的世界,他们并不怎么情愿与自己的父母沟通,父母给他们讲道理时,甚至还会出现厌烦的情绪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生活中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:吃饭前,父母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双手洗干净,但是无论怎么说,他们也不愿意去做;
在吃饭的时候专心,父母也给他们讲各种道理,比如吃饭看手机,会影响到正常的进食,并且还会对眼睛有伤害,孩子不仅不听还会耍起性子;
天气冷热交替,希望孩子能够多穿一点衣服,但无论爸爸妈妈怎么苦口婆心的说教,只会让孩子觉得厌烦。
相信家长都有过以上类似的经历,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引来孩子的反抗,无论怎么讲道理或者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从来就没有理解过父母的苦口婆心。
和孩子“掏心掏肺”讲道理,是三流父母做的事,聪明家长手但高明
家长总是很费解:为什么孩子并不喜欢听自己讲道理?
如果孩子犯下了错误,或者是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执行时,家长肯定会有各种说教或者是在情绪上有极大的波动,于是会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,但是父母如果出现这种行为,恰恰是孩子最讨厌的一种交流方式。
有些父母会认为:自己在平时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,态度都是非常的平和,也没有不好的情绪,但为什么他们依旧会很排斥呢?
卢俊就曾这样说过:家长给孩子讲道理,就是无效的教育。
▼讲道理的教育方式,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关注
0~5岁的小孩对身边的事物,还是充满着各种好奇,家长如果说太多的大道理,而且也没有注意方式,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的说教简直是无聊透顶,时间长了之后,难免会有厌烦的情绪。
就比如父母给孩子讲道理,为什么不给你买这件东西,这时就会搬出各种理论来,他们又怎么有兴趣听得下去呢?
在沟通之前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,并且能够让孩子对这件事情,产生足够多的兴趣,这样才能吸引到他们的关注,学会站在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上进行沟通,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。
▼父母说的“道理”,他们并不能全部听明白
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小,对一件事的认识并不全面,给他们讲一些父母认为很浅显的道理,但对孩子来说还是相当深奥的,就像成年人看一道自己并不能够解开的奥数题,是不是会觉得异常的枯燥,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。
学会站在孩子的需求上进行沟通,聪明的家长就会有这些“手段”
√通过“面壁思过”替换“讲道理”
做错一件事情后只是一味的说教,并不能让他们长记性,反而还会变本加厉,与其各种讲道理,不如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知道,这件事情做下去是不正确的。
尤其是在犯了错误之后,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讲道理,这会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恶劣,孩子们更加不会听从自己的管教,要让他们知道,父母接下来不会再和你讲道理,做错事情后就应该要得到相应的“惩罚”。
√让孩子通过实践的方式,明白其中的道理
在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,都要求小孩对家庭有一定的贡献,比如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,在孩子做家务的时候,家长在一旁进行指导,就可以并且及时地纠正错误,做出正确的示范。
孩子就能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学到东西,不是父母一味地讲道理,孩子就能够明白,在国内的父母习惯替孩子一手包办,帮他们把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掉,以为就能减少孩子的烦恼。
然后又会给孩子讲道理,父母给你做的这些事情,就是希望你能好好地成长,安心地学习,但是最终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吗?
家长一定要多了解,孩子适合哪种教育方式,才能做到“对症下药”
在孩子的世界里,对事物的认知还是一片空白,所以并没有很丰富的人生阅历,但是他们也期望自己的父母,能够有让自己舒适的教育方式。
“南风效应”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:温暖胜于严寒,也就是说家长在教育或者是和孩子进行沟通时,要保持自己的立场,但也应该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,用温暖的方式去正确的批评和引导孩子。
1、家长学会树立榜样,言传身教最有意义
谁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他会在自己父母身上学到很多的价值观,以及行为处事的方式,但父母忽悠时做得并不是很正确,比如在信守诺言这方面,就没有给孩子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,答应他们的事情经常会办不到。
比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时,父母给他们各种讲道理,但是家长自己是否能够以身作则?父母的再多唠叨,都不如言传身教来得有意义,这是家长给孩子树立的一个正确榜样。
2、哪怕孩子还小,也要给他们表达的机会
孩子的年龄虽然很小,但是他们内心更愿意父母,把自己当成一个成熟的孩子来对待,这不仅会让孩子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,也更加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。
为什么要给足他们表达的机会,这既是一种实际行动上的鼓励,也足以证明父母把他们当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,足够尊重孩子想法的家长,能够让孩子变得有自信心。
在生活中积极的去鼓励他们,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,在足够安全的环境下,可以给更多实践的机会;也尽可能地让孩子去经历一些小小的挫折,独立的判断一些小的事情,这样孩子才能够在父母的带动下,感受到教育的意图。
陈鹤琴曾说过:最好的沟通就是听出来的。
第1步就是学会倾听,一定要让孩子把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;第2步要学会理解,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,他们所想的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;第3步就是要给孩子一定的建议,有时候讲道理并不能够让他们采取最正确的行动,所以给予一定的建议也很关键。